现代快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话离死神最近的病房中国江苏网 [复制链接]

1#
这里,每个病人都被三四台甚至四五台仪器包围着。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CRRT(人工肾)、还有近期被大家熟知的ECMO(人工肺),病人所有的生命体征,都是靠仪器在竭力维持。医院的ICU病房,离死神最近的地方。一场场无声的较量,惊心动魄。收治在这里的,都是极危重症患者。病房里,10张床,9个病人,光ECMO就上了四台。昨晚,走了一个……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指着唯一一张空床说。医院转来的病人,70多岁,来了就紧急上了ECMO。救治了五六天,最终还是走了。郑瑞强觉得有些无力,我们做了很多努力,还是没能救回来。更让他揪心的是,住在这里的还有他的同行,一位医务工作者,在救治病人时不幸被感染。他的肺,只剩一点点是好的,肺泡全塌了。CT片上显示出来的大白肺,触目惊心,白色阴影几乎完全覆盖了双肺。ECMO已经上了20多天,身体其他机能目前已相对平稳,但肺功能还没有好转的迹象。△正在使用ECMO救治危重病人2床,镇痛再加强一点,病人很难过。郑瑞强朝着正在忙碌的医生沈斌华大声地说。沈斌华带着正压头盔,只能通过手势理解郑瑞强的意思。痛、干、渴是ICU里危重病人最大的感受,但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作为医生,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不那么难受。郑瑞强说,与死神博弈,帮助病人挺过最危险的时刻,就是他们的职责。对于危重症患者,只要有一线生机,决不会放弃治疗。离死神越近,越不放弃!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郑瑞强接到国家卫健委紧急通知后立即赶到武汉,没有休整,24日就扑入病房查看病人。一个多月来,在离死神最近的危重症病房,郑瑞强和战友们,通过目前最先进的医学设备和最高的治疗水平,与死神博弈。近日,现代快医院ICU病房专访郑瑞强,他回应了目前公众最为关心的危重患者治疗的诸多问题。△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尽早筛选出危重症病人现代快报:请问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在武汉的主要工作是什么?郑瑞强:国家卫健委专家医院治疗病人外,还有一项工作是巡查,我们目前正在做第四轮巡查,一共分成12组,每组有三至四人,包括一名国家专家组成员、一名本市专家、一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每组都会有一名中医。对武汉全市42医院病人进行巡查,将筛查发现的危重症病患,送往同济、协和、肺科、中南、金银潭等11家医院,两三天巡查一次。现代快报:危重症患者的插管手术对医生究竟有多大危险?郑瑞强:医院巡查时,会遇到需要立即插管的重症患者,在大家的印象中,对于烈性传染病,插管时医生的风险极高,所以我会带头给病人插管,想通过这个行动告诉其他医生,做好防护,插管不会有风险。如果我们给病人做好镇静,不让他呛,也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飞沫喷溅。现代快报:筛查出危重症收治到11家医院,意义是什么?郑瑞强:从临床经验和教训看,对于危重症患者,我们的主张是三早——早插管、早做俯卧位、早做ECMO,在11家医院我们能够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尽早的有效治疗,防止继续感染,进行以呼吸支持为主的脏器治疗,最终目的是希望病人挺过关键期,然后他们的肺能够慢慢恢复。目前没有特效药现代快报:从临床看,现在有特效药吗?郑瑞强:还没有。包括世卫官员所说的瑞德西韦目前也仅仅是在试验阶段,它的结果也没出来。现代快报:医院有瑞德西韦的试验吗?郑瑞强:我们楼下普通病房有瑞德西韦的试验,小样本研究可能是有效的,但是说一种药有没有效果,特别是特效药,必须经过临床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现代快报:没有特效药,你们临床怎样开展治疗呢?郑瑞强:对于危重症患者,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张是病毒打倒的,后面引发一系列脏器的损害。从近日陆续披露的遗体解剖结果来看,与我们想像的没有太大差距。现代快报:具体如何治疗的?郑瑞强:一方面是做抗病毒治疗,另一方面就是做一些脏器功能支持治疗,尤其是肺呼吸功能的支持治疗,还有免疫系统的支持治疗。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治疗,让病人自身的免疫功能恢复,实际上,对付病毒还是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我们临床激活让这个免疫系统重建。现代快报:ECMO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吗?郑瑞强:从前期来看,危重病人需要早插管、早做俯卧位等。做了这些后,如果病人病情还没好转,我们的建议早上ECMO,当然ECMO不是常规手段,但对新冠肺炎来说,可能早上会好一些。只要有一线生机,绝不会放弃现代快报:这里有几台ECMO,效果怎么样?郑瑞强:目前这里有四台ECMO同时运转,但临床效果其实不是很理想,因为这一批病人,前面拖的时间比较长,病人到我们手上时,已经很严重了。这个病区的治愈率很低,昨晚走掉的一位70多岁患者,医院转来后,紧急上了ECMO,撑了五六天,还是走了。现代快报:ECMO是紧缺资源,什么样的患者可以使用?郑瑞强:临床上ECMO的前提是,病人的心脏和肺功能是可逆的,肺功能可以恢复。其次是如果做可以肺移植,在等供体的时候可以上ECMO,如果患者的肺功能完全无法恢复,就一点意义都没有。△图中器械为ECMO现代快报:医院这个ICU病房,ECMO情况如何?郑瑞强:这个病房差不多累计有二十几个病人,12名病人上过ECMO,6名好转后卸下了ECMO,对于病毒性肺炎来说,如果能够挺过去,病情是能恢复的。ICU病房里的病人基本没有清醒的,我们压力很大。我们的一位病人上了ECMO已经有20多天,也是这里使用时间最长的。他很坚强,我们对他治疗,也一直不会放弃!现代快报+/ZAKER南京特派记者熊平平孙兰兰/文顾炜顾闻/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