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最近南京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预计未来仍将出现日最高气温为39℃及以上的高温天气。
7月13日,现代快医院获悉,54岁的王先生在室外工作了几小时后"热昏了",得了热射病,送到急诊时,体温已经高达42.1℃。
7月12日,王先生持续在室外工作几个小时后,突然感觉浑身无力,于是赶紧停下工作稍作休息,休息几分钟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单位同事看他精神很差,医院。送院途中,王先生失去意识,伴有四肢颤抖,小便失禁。为进一步治疗,由医院急诊科。
王先生被送到急诊时,体温高达42.1℃,脉搏次/分,血压为/74mmHg,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急诊立刻进行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冰盐水静脉滴注,冰毯降温,冰帽脑保护等紧急治疗,同时完善相关检查,药物对症治疗,生命体征暂时稳住了。请ICU会诊,诊断为急性热损伤性疾病,后转入ICU继续治疗。
根据《南京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关规定,7月12日11时起,南京气象灾害(高温)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各区人民政府及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立即进入Ⅱ级应急响应状态,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部门响应职责要求,做好各项高温防御应对工作。
持续的高温,也让“热射病”这一名词再次刷屏。
据红星新闻报道,7月10日,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其中一人因病情来势汹汹,多器官衰竭,医院时就发生呼吸心脏骤停,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不幸去世。
通俗地理解,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医生表示,热射病死亡率可高达70%-80%。
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来源丨南京广播电视台、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