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君在刚刚开启自己的留学生涯时,也曾希望用一己之力(打工)来为家里省下(昂贵生活费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笔开支。但是对留学生打工局势越了解,我就越明白所谓的“打工能为你累积经验”都是屁话。虽然Pro君的过往不能代表所有留学生群体,但在我和身边人聊了聊之后便得出一个“有失偏颇”的结论——留学生打工,累积经验是不可能累积的,如果不小心落了功课,重修的学费够打工大半年,那更是得不偿失了!
但这时候就有同学问了,不打工,月底拮据时又不好意思找父母多拿钱,该怎么挺过呢?这时我们就要学会像挤海绵一般省钱,争取在生活中方方面面就把一些隐性开支给省下来!
1第一步学会自己做饭
健康又省钱的方式,我就问你,它不香吗???
先让我们来简单算一笔每天在外吃饭的帐:
(俄亥俄州立大学食堂)
在美国学校食堂/餐厅一顿正常的午餐大约需要8美元,如果嘴馋想要喝点饮料、买点零食,再加上各种自己不会意识到的开支,一个月人民币(单指校内用餐)几乎是随随便便就能花出去。再来看看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通常让人吃饱的一顿校内午餐在12澳元左右,一个月在校内就餐花个+也是非常轻松的事。而校外的小快餐店吃一顿汉堡、三明治或披萨也只会比国内更贵,好一点的餐厅就更不必说了,如果你在美国、香港等小费国家/地区,10%-15%的服务费也省不掉吧。
因此,如果你选择每天都外吃饭,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兜里的银子所剩无几,不如在出国前学点烹饪的手艺,一来可以剩下不少饮食方面的开支,另一方面也为那些受不了“垃圾食品”的学生们找到营养搭配的新方法。在国外的超市中,除去姜蒜这种bug级食材,其他有机食品、蔬菜等还是很受中国留学生和当地人欢迎的。另外,超市差不多每天都有各种促销活动,提前“侦察”好哪种商品有折扣,并且在折扣期购买商品,同样也可以省下不少银子——像在面包区域,如果在每天晚些时候去逛的话,通常可以用极低的价格“抄底”;更不必说比水还便宜的牛奶了!
2廉价超市——Aldi
既然都提到了在超市购物了,那怎么能忘掉Aldi奥乐齐呢?Aldi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德国超市,在全球20多个国家内有着超过一万家连锁门店。去年,奥乐齐进军中国市场,在上海连开三家店,虽然价格保持着“进口产品”的高逼格,但依旧引得群众哄抢。说实话,要不是Pro君有着常年在国外超市扫货的经验,还真以为Aldi会是什么国外引进的高端品牌呢。
其实,Aldi在国外是公认的“廉价超市”,它们独有的经营理念使得其运营成本低廉,那么消费者自然而然也能从中获利。
Aldi长期秉持的观念是“每类商品只有一个选择”——他们认为一家超市同时出售数十种品牌的番茄酱是低效的,因为消费者并不知道不同番茄酱背后的差异,结果只能是更多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库存单位”。然而,当你认识到产品的本质后,产品本身变没有那么多花样。所以对于Aldi的目标消费者来说,商品的品类不在于多,而在于物美价廉。并且,早在年,Aldi的自有品牌占比平均已达90.2%。从效果上看,自营品牌使进货价直接等于生产成本,剥离中间品牌商的利润,有利于商品让利消费者。
因此,下次准备去超市购物时,不妨打开谷歌查一下离自己最近的Aldi在哪,算算一次购物能省下多少钱吧!
(Aldi的产品经常“抄袭”其他品牌的外观和口味,但因其低廉的价格和过关的质量受到欢迎)
3多坐公交,巧用优惠券
热门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的的士费用都很高昂(如果学校在大农场那更可怕),但是无论多远,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几乎都能送你到达目的地。因此,学生可以借助无比便利的交通设施节省交通开销——比如公交车和地铁等,每次的价格相较国内自然是贵了不少,但相比起打车来说却是的确实惠。说个题外话:共享单车什么的大可不必,因为收费及其不合理,还不如坐车呢(当然,如果你是锻炼目的的话当我没说)。
但如果人多的话,算来算去好像坐公交也不是特别划算,只剩打车这一选项了吗?No,我们还有网约车呀!
全中国人都在用的滴滴打车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超多同类型的打车软件,比如Grab啊、Lyft之类的,同时,滴滴也进军了拉美和澳大利亚市场。之所以提到滴滴,是因为大多数的网约车软件其实会不定时给出非常实在的优惠券,这些优惠券在谷歌输入“Didicoupon”类似的关键词就能找到(具体网站就不说了)。打个比方,之前Pro君和另外两个挚友在周末搭上了滴滴的“周末优惠”券,最后一分钱没花!!!
买车的话,就按照大家的需求进行咯。因为在美国,即使买一辆很便宜的二手车,也需要美金左右,每年还要缴纳美金左右的保险费,以及必须的停车费和油费,学生族养车也是个苦差事。
4学生身份也是优势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件事情是,其实超多品牌、门店对学生也是有专门的学生折扣的!比如耳熟能详的Apple——除了买手机不会有优惠以外,像买笔记本电脑、平板之类的与学习相关的生产力设备,都是有学生折扣的。其次,许多服装店、餐厅也是如此。这些学生折扣通常不会摆在台面上,但如果同学们敢张口问,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退一万步讲,就算没有折扣又怎样?张口问就有50%的机会能打折,不张口就永远都省不下钱。反正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他们咯!
同时,Pro君也想呼吁一下有能力和条件的同学申请各种奖学金啊、grant啊、各种aid啊。管他是来自官方的还是来自民办组织的,多在网络上搜寻这些讯息,以自己的实力去申请,能省点是点呗。比如在疫情初期,澳大利亚很多所大学的国际学生为了准时到校,都支出了额外的金钱(比如第三国隔离),而大学也纷纷开放了“补助金”的申请通道,几乎是谁申请谁就能获批的那种。然而,Pro君身边也有嫌麻烦、觉得希望渺茫而从一开始就没有申请的同学,白白错过了薅学校羊毛的机会。
主要的是,平日里不挂科、努力学习生活、珍惜这个出国的机遇,也是一种省钱的方法。毕竟我们交了那么贵的学费,图书馆、免费的careerconsultation、workshop等等这么好的教育资源都利用起来!别翘课、别不去officehour、别不理教授的要求、也别挂科……这样子不浪费学费,是不是也属于一种省钱呢?
5取关xx省钱快报or烧钱快报
不得不说,xx省钱快报上很多“独家”折扣真的是看得让人心痒痒。许多小伙伴们秉持着买到就是赚到的态度疯狂砍手,但事实是,买到可能会优惠20%,但不买会直接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