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海州法院召开网络犯罪案件新闻发布会,通报我院近3年来网络犯罪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网络犯罪典型案例。江苏电视台、现代快报、扬子晚报、中国江苏网、连云港日报、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发布、港城等多家省市区媒体记者应邀参加。发布会由*组成员、副院长季锐主持,刑庭庭长陈利东介绍我院审理网络犯罪案件基本情况、主要特点、打击网络犯罪的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内容。
据了解,年以来,海州法院审理生效的网络犯罪案件20件,涉案被告人88人。在判决已经生效的网络犯罪案件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2件11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1件1人,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1件1人,诈骗罪6件60人,开设*场罪5件8人,*博罪1件3人,盗窃罪4件4人。其中判处拘役3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56人;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8人,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11人。共计88人被判处罚金.2万元。
据陈利东庭长介绍,海州法院审理网络犯罪案件有4个特点,一是网络犯罪形式多样化,通过网络实施的侵犯他人财产权利及人身权利的犯罪增多,主要表现为利用网络进行盗窃、诈骗、*博等犯罪,近三年,海州法院审结的利用网络实施的侵犯他人财产权利的案件16件,是前三年的4倍。二是网络犯罪行为明显化,利用网络工具针对社会普通民众的犯罪呈上升趋势。因此,犯罪手段也较以往更加容易识别,行为表露,容易发觉。三是犯罪主体呈低龄化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全社会的推广和全民化,网络犯罪的主体平均年龄有逐年降低的趋势,我院近三年来办理的利用网络犯罪案件,被告人平均年龄在二十多岁,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四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均可成为网络犯罪的被害人。以往网络诈骗案件中受害人以老人居多,但在去年审理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均为有能力炒股的中青年人群。
下一步,海州法院将继续坚持依法从严惩处网络犯罪,打造应对网络犯罪的专业化审判队伍,应对逐步专业化、智能化、产业化的网络犯罪;深入学习网络犯罪的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和上级法院指导意见精神,结合个案加大研判力度,确保网络犯罪案件的审判质量;加强防范网络犯罪的法制宣传与教育,针对网络犯罪常见类型、惯用手法和动态特征等开展多层面、多角度宣传,提升公众辨别网络犯罪的意识和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