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加油站
地方媒体如果有消亡的那一天,那么一定不是因为“地方性”式微,而是因为主动放弃“媒体”属性。媒体江湖风云激荡,全域流量时代,一些较为强势的地方媒体攻城略地,开始在全国市场拼杀。这一幕并不算新鲜,但已然多年未见。上一次地方媒体“出圈”,还要追溯到都市报勃兴的时代。面对机遇与挑战,地方媒体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守?是立足本土,还是四面出击?实践尚未给出答案,但是个中细节仍可探讨。
地方媒体将因何而消亡?
先说结论:地方媒体如果有消亡的那一天,那么一定不是因为“地方性”式微,而是因为主动放弃“媒体”属性。地方媒体也是媒体,与传统意义上的“全国性媒体”的区别,仅仅应当在于报道的地域范围和所覆盖的人群,除此之外,选题的侧重、采编流程、呈现形式不应当有太大差异。对于媒体尤其是市场化媒体来说,能够在市场立足的最重要依据,便是报道品质。常规新闻报道需要同时具备真实性、信息性、服务性等特征,优质的新闻报道,如深度题材,还需要具备思辨性、问题性,更高的要求还需要有人文性。在都市报时代,涌现出一批深耕本地、讲本地故事的媒体。就第一个层次而言,大部分可以做到新闻的真实性、信息性和服务性。也正是因为选题贴近民生,报道风格更加通俗易懂,因此在信息资讯不发达的年代能够迅速打开局面,在市场上拼抢出一席之地。也是通过对报道品质的控制,新兴的市场化媒体才得以建立公信力,成为市民稳定又信赖的信息来源。这是地方媒体初露头角的时候,是新闻业摒弃八股风,尝试讲故事的时代,也是市场蓬勃生长并反哺新闻业的时代。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无论是公信力抑或是资金,地方媒体都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于是,部分地方媒体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追求深度化、精品化。这是媒体发展中的自然规律,也是必经之路。想走这一步的媒体很多,但是真正能走出来的屈指可数。在华南,有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为代表的传媒“粤*”,在西北有华商报,在西南有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开始在涉及制度建设、重大公共利益的报道中发声,尝试突破“豆腐块”本身的信息容量限制,以更大的篇幅、更优质的文本、更聚焦的视角来介入社会公共事务。例如,南方都市报的《被收容者孙志*之死》一文,实际上就是一个本地新闻线索的深度化操作。选题来自广州,探讨的问题却不受地域限制,这是地方媒体重新认识地方、深耕地方的尝试,也是业界前辈留下的宝贵遗产。需要直面的问题是:最近几年以来,绝大部分曾经强势的地方媒体在战略上都处于收缩状态。这种收缩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传播渠道的变迁、居民阅读习惯的改变等。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