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半导体行业的前世今生投资快报 [复制链接]

1#
如何才能快速看懂一个行业?先从研究行业是如何赚钱的,如何运作来入手。那行业研究的关键问题:包括行业存在的价值,整个产业链有哪些环节?关键因素是什么?市场和竞争格局如何?谁主导定价权,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研究行业一定是研究朝阳行业,选择那些目前处于成长期,未来还有上升空间。如你选取那些“钢铁、煤炭”产能过剩的研究,最终可能徒劳无功。行业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入手:行业历史、行业现状、行业趋势。各个阶段主要研究如下:我们以半导体行业为例:要了解半导体产业链,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芯片。芯片是指含有集成电路(IC)的硅片。一个芯片是这样被生产出来的: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是含硅的石头,这些石头通过一个类似洗衣机的机器,经过离心力和化学反应提纯就成了单晶硅棒。单晶硅棒一般是圆柱体形状的,太厚了,再通过切割工艺切成薄薄的圆片,就是晶圆。最后在晶圆上集成电路,就是芯片了。(一)行业历史:1、世界半导体的发展:半导体产业起源地为美国,年,晶体管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标志着半导体时代的开启。年集成电路的出现加速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经过半个世纪,半导体行业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从半导体材料、设备到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完整的产业链。美国迄今仍在IDM模式(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投向消费市场一条龙全包)及垂直分工模式中的半导体产品设计环节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存储器、晶圆代工及封测等重资产、附加值相对低的环节陆续外迁。2、中国半导体的发展:(-年)90年代以前,国内半导体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设计、研发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和科研单位,生产依靠引进国外落后生产线。我国第一次对微电子产业制定国家规是年启动的工程,由当时国营江南无线电器材厂(简称厂)和永川半导体研究所无锡分所合并成立了无锡华晶。直到8年后,国内的第一条6英寸生产线才完成验收正式投产。年,工程启动,由上海华虹和NEC合资组建了华虹NEC,建成了国内的第一条8英寸产线。年,中芯国际的成立标志着国内半导体晶圆代工开始走向了世界舞台。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半导体企业大量进入,国内半导体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尽管国内培育了大批半导体行业优秀人才,但由于半导体产业链复杂,产业分工细致,我们在各个领域与国外领先水平仍然有着较大差距。3、行业周期半导体行业处于成长期阶段,产品成长期有两个常见特点:一是行业的集中度往往较低;二是行业中好企业和差企业往往都能赚到钱(主要因为供不应求)。由于5G和消费电子等下游企业的快速壮大,高端半导体在国内仍处于成长期,业绩有待爆发。(二)行业现状1、行业产业链半导体行业目前主流商业模式有两种,一是IDM模式(上中下游全包):以英特尔、三星、SK海力士为代表,从设计到制造、封测直至进入市场全部覆盖;另一种是Fabless(垂直分工):上游的芯片设计公司(Fabless)负责芯片的设计,设计好的芯片掩膜版图交由中游的晶圆厂(Foundry)进行制造,加工完成的晶圆交由下游的封装测试公司进行切割、封装和测试,每一个环节由专门公司负责。芯片所在的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链分为三大块:上游是半导体原材料;中游包括芯片集成电路的IC设计、制造、封测三大环节,属于核心环节;下游是各类市场需求,包括终端电子产品,包括手机、汽车、通讯设备等。中兴通讯的智能手机业务属于半导体行业的下游。2、行业现状:中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市场快速发展,尤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快速增长,对各类集成电路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年中国半导体消费市场规模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已达32%。国内供给能力不足,进口替代空间大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程度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在集成电路领域,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为.15亿美元,进口金额为.81亿美元,贸易逆差同比增长11.21%。年起集成电路的进口金额连续4年超过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产业链结构逐步向上游扩展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收入亿元,所占比重从年的28%增加到38%;制造业销售收入亿元,所占比重从23%增加到28%;封测业销售收入亿元,所占比重从年的48%降低到34%,结构更加趋于优化。3、行业地位和龙头企业设计处于产业上游,毛利率较高。美国为主的公司处于领先地位,国内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追赶地位。材料设备是制造和封测的上游。材料市场几乎由日本企业垄断,高端加工设备供应商主要为荷兰、日本、美国企业。制造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大。中国台湾、美国、韩国的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国内龙头目前落后世界领先水平工艺一代,大约5年时间。封装测试属于产业下游。目前国内封测领域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4、驱动因素-上涨的动力①政策是否推动:大基金二期蓄势待发、税收减免已然落地②技术是否革新:更精密的制程工艺(目前最顶尖的7nm)、更优秀的IC设计、更好的EDA设计软件始终是产业链需求。③消费买不买账:手机上更快速的处理器,更大的存储空间,更流畅的画面处理效果一直是消费者所追求的极致体验。5、阻碍因素-面临的风险①技术瓶颈:目前国内IC设计经验不足,缺少必要的设计辅助工具,制程设备精度不足,工艺流程不如国外先进。②量产不顺:大量厂商生产的高端半导体良率低,生产成本高,无法大规模量产。③安全因素:目前无显著安全因素。(三)行业趋势1、行业变化:全球目前共经历过两次半导体产业转移,第三次产业转移将发生在中国。未来中国将有望成为半导体产业第三次转移的核心方向。规模效应将带来成本降低,中国的5G和汽车电子的需求增长也将带来整个产业快速发展,技术也将逐渐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主要以技术、利润含量较低的封装测试环节为主,美国将很多半导体企业的制造部门和封测部门剥离卖出,或者将工厂转移至海外,成就了东芝、日立等企业;第二次产业转移主要以设计与制造分离为主,原先的IDM转换为Fabless+Foundry及OSAT模式,成就了三星、海力士与台积电等企业。而-年,中国将新建27座晶圆厂,占全球新建厂的44%,大范围的制造产业转移势必会带来技术上的转移,因此,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已成趋势,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将迎来快速成长的机会。2、行业空间由于5G+消费电子的景气度提升,未来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全球半导体行业规模有望达亿,未来增速达9.21%,而中国半导体行业规模有望达到亿元,未来增速达18.83%,远超于全球半导体行业,所以未来中国半导体行业空间将会打开,从成长期迈入到成熟期阶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