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zhiliao/家门口的文体广场,公益巡演送来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村头巷尾,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让人们随时随地汲取知识、陶冶心灵……近年来,寿光把文明实践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有效载体,在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培育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明实践活动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有活力,浸润着百姓生活,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周法东正在制作黑板报。(资料图)
大事小情“板报”见
在营里镇周家庄子村,人人都知道,如果村中心的牛皮大鼓连响3次,每次3下,就代表着党的好政策又来了,可以去看黑板报了。
去年9月,村里将废弃湾塘改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不仅购置了两块黑板,还把一面直径1.2米的鼓搬到了旁边。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海说:“大伙儿平常就在这附近遛弯,黑板放这里既能保证传播效果,还环保。”
村文书周法东和村里的党员干部、退休教师组成了10多人的“板报团”,开设了“国事关己”“政策快报”“周家榜样”“温馨提示”等六大板块。半年多的时间里,周法东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医保、就业、发放补贴等惠民政策的“观看量”最高;字跟拳头一般大读起来得劲;个别字还可以写上拼音,方便小朋友学习……
小小黑板报,暖人心、聚人气,更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周法东说:“没事的时候,我就坐在广场的公共阅读室里学习,乡亲们想了解什么就会来问,问的多的就变成了下一期的选题。”
韩家牟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仓颉书院
让独居老人吃上热乎饭
每天午饭和晚饭前是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寇家坞四村一天当中最热闹的时候,老人们提前从家赶到“幸福食堂”,只为和老伙计多拉一会儿呱。村里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徐明芹到的更早,打开空调,将电视调到戏曲频道,熟练地和面、切菜、开灶。
“村里文明实践站建食堂之前,独居老人凑合着吃饭是常态,做饭故意欠点火候,热热还能吃第二顿、第三顿。”村党支部书记王爱果意识到,建设文明乡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让独居老人吃上热乎饭。
得知村里有了食堂,不少在外打工的孩子主动向村里表达感谢并捐款。“我们用这笔钱给独居老人每天增加一包奶、一个蛋,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村妇联主席王红艳说。
从解决群众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