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鱼水村亩的旱地种植西洋菜基地。
■花生苗是苗苗豆芽厂四大产品之一。
广州市派驻清远市精准扶贫工作队突出优势、规模发展、畅通链条
建好产销渠道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态势
从农业产业扶贫的品类上看,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联系密切、日常生活刚需程度高的产品线,更易稳定发展,例如蔬菜这一品类,长线发展态势主流趋稳。
英德市西牛镇高道村由广州越秀集团负责帮扶,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扶贫扶志”等工作主线,逐一落实脱贫攻坚措施。“一是建立起平方米的高道综合服务平台,为村民提供多样化的生产、生活服务;二是整合土地资源规模化种植蔬菜瓜果,在已整合的多亩中,越秀集团租赁了73亩,将其中33亩免费提供给有劳力、有意愿的贫困户,成立贫困户蔬菜种植基地,每年为贫困户增收多元;三是兴办大棚蔬菜示范生产基地,借助清远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英德市农家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英德市西牛镇高道经济联合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自主经营。”广州越秀集团驻高道村第一书记张亦明介绍说。
“高道以前很少人种菜,因为没有销路。”张亦明说:“越秀集团投入万元,建起35亩30多栋的蔬菜大棚,每年种植各类叶菜可收获8造,亩产值约2万元,年10月第一批菜下种,12月即有收成,直接带动全村的蔬菜种植。”
英德市黎溪镇恒昌村的“苗苗豆芽厂”是清远“菜篮子”绿色工程的主要项目之一,也是“供港澳绿色蔬菜基地”,主打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苗和花生苗。广州轻工集团驻恒昌村第一书记李忠和告诉新快报记者:“年利用英德财政资金和广州轻工集团的帮扶资金,入股清远市大园围农业有限公司,年英德财政资金又追加了部分投入,每年按投入资金总额的8%固定分红,给有劳力贫困户84户人年人均增收0多元。”
“苗苗豆芽”已通过华润万家、盒马鲜生、每日优鲜、钱大妈等商超销售,日均产能理论可达吨,目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要扩大厂房,改装冷库,提升产能,将清远总厂发展好,未来年销售额能上2亿元。”总经理阮伟成说。
以小见大的“菜篮子”工程,关系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这样的农业产业项目,具备做精做强的空间,且有充分稳定发展的潜能。
增收创收效益明显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对贫困人口来说,产业扶贫项目带来增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态。新快报记者走访时注意到,很多贫困户在收入来源有保障、生活水平有提高的前提下,整个人的心气儿也不一样了。
连州市龙坪镇青石村低保贫困户王细古以前只能在村里打零工,收入很不稳定,广州市人民检察院驻青石村第一书记万国付了解后,推荐他到黑鸡枞基地成为固定工,一年时间实现稳定脱贫,“疫情缓解后,第一个回基地来上班的就是他。”
英德西牛高道村贫困户王东明,在广州越秀集团搞的贫困户蔬菜种植基地种了9亩丝瓜和南瓜,还养了只鸡,第一书记张亦明数次家访都见不到人,都在地里干活,积极性彻底被调动起来,年收入从年的多元跃升到年的超过2.5万元。
连州西江镇斜磅村贫困户苏彩群勤劳肯干,不但收入翻番,还当上了合作社的法人代表,负责合作社几个产业扶贫项目的生产管理。
阳山阳城镇鱼水村贫困户黄水妹在西洋菜基地务工,老公被推荐担任村公益岗位消防员,有了固定收入来源。
这些,仅仅是脱贫攻坚中贫困户的部分缩影……
构建产供销一体化平台消费扶贫直通车驶上快车道
如果说,以上个案是通过抓特色农品、精选高经济价值及刚需强的产业扶贫项目提升规模化程度,改变产业项目“散小弱”的状态,那么依托广州市与清远市共建的“广清农业众创空间”(下称“众创空间”),就堪称“有机衔接小规模农户的典范”。正式挂牌一年多,众创空间已汇聚清远市多个品类个可销售单品。年12月7日,在清远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被省委常委叶贞琴评价为“广东现代农业创新的鲜活案例”。
政府主导、市场引领、企业运作、多方参与、共赢发展,是众创空间的创新运作模式,负责人罗光华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清农业众创空间的核心宗旨,是引导农业产业分工,让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专注做好自己最专最强的事情。”
按“一村一品”或“一镇一业”的精品策略筛选优质农特产品,借助村三农服务站及当地合作社或带头人,从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化程度、包装升级、物流仓储运输及品牌提升等方面给予赋能,同时逐步构建起依托“五进”(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事业单位食堂、进大型连锁超市及电商平台)为主的立体销售网络,打造集福利消费、机关食堂、社区销售于一体的前店后场消费扶贫直通车模式。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众创空间发挥一体化平台优势,协助碧桂园集团、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定向采购捐赠湖北的25吨清远市扶贫农产品,通过小程序快速摸查收集农户、合作社及农业企业产品库存的精准信息,仅这一笔,就有3个村户贫困户参与,产品都来自广州市对口帮扶单位支持的产业基地,直接帮贫困户增收30多万元。
罗光华表示:“年计划在广州市越秀区试点50到家面向社区居民的自营实体店,让消费扶贫直通车真正驶上对接社区消费者的快车道。”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斌■图片:新快报记者毕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