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聊聊沽源那些事第八十八期沽源最早的村
TUhjnbcbe - 2024/8/15 21:47:00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沽源最早的村落人家

石占平

沽源,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端,居阴山余脉东段的大马群山一线北侧。清代康熙年间,隶属直隶省北口道,属察哈尔八旗左翼管辖地,是正白旗、镶黄旗、太仆寺左翼牧场的驻牧地。民国时期,沽源直属察哈尔特别区管辖。

昔日沽源广袤无垠,土地肥沃,芳草萋萋,鸟语花香。民间广泛流传着只见黄羊不见人的传说。据宋本《上京杂诗》记载,察汗淖尔,此地苦寒,入夏始种粟黍。最早,沽源人以种植谷子(粟)、黍子、莜麦、荞麦、麻和烟叶等为主。农人种地主要用撅头、木制犁杖耕作农田,这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农耕文化。最早是谁踏进沽源这片多情的土地,就让我们通过追根溯源来理清移民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脉络。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从明末清初开始,沽源就成为人口居住密集,耕地少,旱涝交替的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地移民的汇聚地。移民们迫于生计,扶老携幼,远途跋涉,直达沽源。西线走东口过大同,经张家口移居到三号地、黄盖淖、白土窑、高山堡等地谋生活。东线沿丰宁石门沟的小坝里或毫门沟的大坝里谷口,越过东坝里坝头上坝,来到大二号、长梁、二道渠和闪电河一带定居。南线过马莲口、独石口、老掌沟、桦皮岭来到丰源店、小厂、莲花滩、西辛营、小河子等地求生存。

因受地理位置和迁徙距离的影响,沽源农耕文化的不断植入是伴随着移民先者的艰难历程步入这片沃土原野的。四面八方的移民,纷纷来到这里垦荒种地。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把农耕文明根植于这方土壤,形成了一个永恒的历史文化主题。过去,有着“沽源多数都是外地人,外地很少有沽源人”的说法。尤其是山西阳高、灵丘、浑源、广灵等地一些贫苦百姓,三三两两,筚路蓝缕,跋山涉水,结伙上坝来谋生。

明代很早就有人来到沽源南部坝缘一带原东房子乡太平营村(现隶属小河子乡)。太平营村出现在明宪宗成化十七年(),农耕文明历史较长,是沽源境内丘陵地带建村最早的一个村落。具有代表性的姓氏有贾、张、裴、陈、姚、范、李和窦。起先一个叫贾文祥的人,从山西洪洞县出口外来到太平营,凿井耕种,住的是最原始简易的窝棚,垦田种地,繁衍了七代后人。窝棚呈人字形,建造简单,没有墙壁,房顶为两面坡,用横七竖八的椽子搭起一米七八高的架子,用木棍左右拉结固定。盖上一层芦席,铺一层干草或作物秸秆,两侧一头封死,一头开门。抹上厚厚一层白碱土掺着碎秸草和成的泥。窝棚里盘有灶台、土炕,外垒砌烟囱,缺点是人进去要猫着腰,睡觉时伸不开腿。后来有一个叫张喜的山东人也流落到太平营。贾、张两家人,忠厚老实,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就把村名叫作太平营。清乾隆五十八年(),裴胜恒随父亲裴子文从山西逃荒到了赤城县马营乡大水坑村。裴子文去世后,裴胜恒20多岁,和老婆孩子又辗转到太平营以种地为生。

清咸丰二年()有移民定居在坝头莲花滩、丁庄湾、同兴号、榛子沟,开始垦荒种地,自然形成了4个村落。

清顺治年间(-),沽源地域出现了西辛营乡西米克图和小厂镇明镜沟2个村落。明镜沟村坐落在大山之间,距小厂镇15千米,北面是棠梨沟,南面是乜虎沟,西面是碾盘沟,东面是庞家窑。从沟门往沟里3.5千米分别是裴家窑、尹家窑、大石碴、冯家窑和郭家窑等。明镜沟村的前身是裴家窑子,最早裴风义的爷爷和奶奶带着儿女从赤城县马营乡大水坑村来到明镜沟(当时叫裴家窑子)建村立户。他们来到这里居住的房屋,与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半干旱气候息息相关。先是依托山坡掏土窑居住,后来成为半窑半房。在大山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吃的是山泉水,用撅头开荒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据《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耒耜》记载:“北方多以石,南人用木,盖水陆异用,亦各从其宜也,其制可长三尺,大小不等,或本或石,刋木括之,中受簨轴,以利旋转……俱用蓄力挽行,以人牵之,碾打田畴上,块垈易为破烂,及碾捍场圃间,麦禾即脱稃穗,水陆通用之。”据老年人讲述,当时,裴家先人耕田劳作,曾经使用原始的犁、耧、耙、锄、镰等宽大而笨重的农具。轧碾粮食用牛拉着石灰岩做成的石碌碡脱粒谷物。使用由碾砣和錾有排列整齐、中间深两边浅的碾齿碾盘组成的石碾来磨碎粮食。火镰取火,烧火做饭用像镰刀形状的火钢用力劈擦坚硬的燧石(也叫马牙石、火石)产生火花,点燃用手揉成絮状的艾绒(晒干的艾蒿叶)生火。

顺治十年(),陆续又有冯家、郭家、尹家来到明镜沟一带建立了冯家窑子、郭家窑子、尹家窑子几个村。当时,人们穿衣裳是把养麦秸秆或麻秆烧成灰,把一尺二寸见方大的白粗麻布染成白灰色,手工缝制成带大襟的布衫子和大裆裤。系大裆裤的时候,两手一折,用一根四尺半的白粗布(光绪年间,有钱人用红颜料染成红裤带),做裤带勒紧。解手的时候,把裤带掸在脖颈上。过去人们穿衣裳没有内衣内裤,里边挂一个肚兜保暖,裤腿脚用一根布带子紧紧扎住。冬天,穿上白茬老羊皮皮袄、皮裤,戴着皮帽子,脚穿毡疙瘩。“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过去山里人穿衣裳的真实写照。

清康熙年间(-),沽源西南部区域分布了莲花滩、大营子、三棵树、西坝、王保、四座窑子、三间房、西辛营等12个村落。莲花滩乡西坝村86岁的袁志明是袁氏移民家族第五代传人。他祖太爷(姓名不详)是西坝村最早建村人。为了谋生活携家室走东口,从山西偏关来到西坝开荒种地。清嘉庆年间,这个村陆续有外地来的安家、傅家、常家、韩家、赵家、魏家、詹家等13户人家在此居住。民国初年,又有赤城县马营乡芽沟村的李家,蔚县的王家,崇礼的梁家和杨家等40多户居住在西坝村发展农业生产。

西坝人最早穿的鞋很有特点,妇女用糨糊把碎布条捋成铺衬,打成袼褙做鞋帮,粘成约四厘米厚的鞋底子。再用搓成的细麻绳,针锥扎眼,纳成针码有序、密度均匀、结实耐穿的千层底。然后绱鞋,把鞋帮和千层底缝合,最后鞋楦子楦鞋,就是人们常说的砍山鞋。

清乾隆至同治年间(—),沽源农耕文明由西南向东南、东北部不断扩展。乾隆四年(),直隶总督孙家淦巡视坝上后上奏朝廷:开平红城之间(沽源一带),可耕之田,不下数万顷。”建议驻扎满兵,招民开垦,开垦之地,由坝缘地带漫延到东房子、小厂、小河子地域,并沿闪电河流域向东部拓展,进入沽源腹地。招民(汉人)垦荒,按村编号,遂有现在的头号、大二号、四号滩、二十四号等村名。这一时期,更有三户或五户结伴同行,逐渐由崇礼县坝缘地段延伸到了沽源开垦土地,形成了红泥滩、大碱滩、大厂、万水泉、火石梁、脑包山、口道营等28个村落。

乾隆初年,开垦土地逐渐延伸到了大二号草原,先是任作贵的祖太爷(商人,姓名不详)从多伦到大二号买地立村。任氏家人开垦土地,别具慧眼,很有讲究,不随便乱垦乱植土地,很有超前眼光。极易犯风的风口地不耕,山坡上的地块不耕,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沟边渠沿不耕。基本上选择在草滩之上,山坡往下的中间地带垦地。并且更善于养地,几年后还要把一部分土地休耕一次,压青一年。嘉庆年间,大二号又有冀姓、高姓、沈姓和卢姓等人买地置田,他们春种、夏耪、秋收、冬藏,把大二号古老的农耕文化延续到了今天。

大厂村位于小河子乡正南4千米处,北依韩庆坝,从西面翻过鸡冠山是脑包山,先人依托山坡建村立户。现有户人,以前最多时达到多人。大厂最早是蒙古族人较大的屯牧地,原村名叫“大场”,由于有文化的人不多,后来人们把大场叫成了大厂。

道光二十六年(),陈有理和二弟(姓名不详)、三弟陈有条,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做小买卖到了阳原。五年后,陈有理和陈有条哥俩出口外,分别定居在太平营和炭窑沟耕种农田。清咸丰年间至光绪年间,又有山西代县、左云、宁武等地姚姓、范姓和李姓人来到太平营。民国初期,窦氏家族也定居在了太平营。明末清初,太平营农耕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人们穿衣裳保持着传统化大众化,没有太大变化,男人们留着一根粗粗的大辫子,女人在脑后梳着一个下垂的发髻,有的农妇头上围着一块方粗布围巾。

“秧薅三遍出好谷,锄头口上出黄金。”同治年间,陈纲出生在太平营,是陈有理的长子,30多岁移居在大厂,拥有土地16顷。他是开明富户,好善乐施,善于济人,又是农耕生产巨头,更是沽源农耕文明史上的一位先驱者。陈纲在大厂一带开垦土地有“里八顷和外八顷”之说。大厂、黑土洼、羊圐圙(小河子)、前后羊圈沟、大东沟、大井沟等方圆几十里为里八顷,东房子、炭窑沟、太平营、大碱滩一带为外八顷。陈纲耕作农田五谷丰登,饲养牲畜六畜兴旺,财运亨通,颇有名气。过去,陈纲很有钱,不仅过往行人可以白吃白喝,还在大厂建有土围子城墙和四合院。挂有一块很大的红木牌匾,匾上书写着“执行学务,五福临门”八个大字。这是他在地方办理学务公益事务,为朝廷捐献过粮食,做过贡献得到的名誉官衔,相当于六品官职待遇,如今无法考证当初陈纲家挂这块匾的详细缘由和来历。年,陈纲和平定脑包察北清乡司令白玉山建立金石交情,不分彼此。他胸怀爱国之心,慷慨解囊,出钱出物,支持白玉山剿匪抗日,保家卫国。

清光绪至宣统年间(—),在清政府移民实边政策影响下,兴起了长城以北大开发运动,移民逐步向沽水沃野的闪电河流域发展。尤其是山西东北部、山东西北部地区的土地比较贫瘠,加上严重缺水,生存环境恶劣,迫使很多外地人到沽源谋生活。人们从丰宁坝头里和赤城、崇礼等地坝头一带由南往北、由东向西迁徙。人们来到二道渠、黑土洼、羊圐圙、四道营、高家地、闪电河、温铁炉(平定堡)、长梁、田家营等地,大面积开垦农田或进行租地,这个时期建立村落达到72个。

光绪年间,张树清的太爷张连珠,祖籍是山西人,会阴阳也教过私塾,从怀安新窑子村出口外,来到二道渠开荒种地,圈起了土围子,规模也很大。当时,他在头道渠、土井子、黄羊窝铺、闪电河、沙坑、大西营等地开垦土地八顷多。由此,张连珠刻了石碑,最早把二道渠村命名为太平堡。

晚清至民国时期,沽源农耕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域土地大面积开垦,形成了农耕生产大格局。比较突出的是坝下赤城、怀安、蔚县、阳原、万全等地贫民,迫于生计,投亲奔友,集伙上坝,蜂拥而至,促进了村落人口大幅度增长。这一时期,沽源境内移民广布,村落相继而生,增加了黄盖淖、双爱堂、富河(瓦房营)、丁家梁、高家地、榆林沟、朝阳寨、大西洼、西胡同、小格赖、大梁底、艾蒿沟、二道营、阳坡、西山堡(西山坡)等个行政村落,呈现出东西南北中区域农耕均衡发展,掀起了农耕文化高潮。民国初年,沽源是典型的灵丘人汇聚地,狼窝沟、脑包山、林源、双爱室等地山西灵丘人较多。黄盖淖双爱堂村最早是张春美从山西灵丘来到此处种地,后来苏家、曹家、范家等十多户,从张北宇宙营(大)双爱堂搬到黄盖淖(小)双爱堂种地。他们靠天吃饭,依赖土地繁衍生息,在农作物耕作上讲究深耕多锄,锄小锄早,传统的耕作技术对沽源土壤起到了修复作用。

灵丘人来到沽源丘陵地带,把具有西路特点的传统文化也带到了这里。他们夏天用砌成的长方形草坯子垒墙,盖起低矮的一排爬蛋房居住。加工粮食主要以使用石碾、石磨为主。一日两餐吃得也很简单,早饭吃莜面苦力(傀儡)或莜面窝窝,晚上吃搅拿糕或者糊糊饭。像老汉背行礼,山药灵丘片、山药丸子、磨擦擦等莜面饭,都是灵丘人通过移民带到沽源的。

沽源这片神奇的沃土,由于地域、地理位置、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出现了移民文化的个性特征。不仅孕育了农耕文化,成为口里人繁衍生息的地方,传播了农耕技术和风土人情。

有了村落相应就有了耕地,开垦土地是沽源农耕文明的标志,从此沽源移民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依存,互为相补,水乳交融。

资料来源:田润生、陈金、裴玉民、陈怀富(80岁)、傅占元、裴庆华、董志等人口述。

(本文选自《沽源移民文化》)

主播:七梦编辑:郭稷达

编审:张建梅监制:孙志红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作者/来源:沽源快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聊聊沽源那些事第八十八期沽源最早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