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认知里
遇到突发火情
逃生时通常会选择
拿湿毛巾捂住口鼻…
这样做竟然错了?
专家:这样不能抵御
有!毒!气!体!
这一说法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感慨:
“活了这么多年,
接受的消防安全逃生知识
竟然都是误导?”
专家提醒:
“湿毛巾捂口鼻”过时了
11月5日,记者专门请教消防部门专业人士,告诉大家火灾现场如何正确逃生。
消防专家介绍,“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的做法大概是在年前从美国传来的,当时高分子材料少,有毒烟气少,若遇有轻微烟气,拿着湿毛巾可通过。但是,随着科技调整发展,现在的建筑材料发生变化,逃生方式也应改变。
专家表示,在火场看到烟并不一定要穿过去,正确做法是尽量不穿过浓烟,去找能够安全逃生,或者等待救援的地方。
浓烟是火场第一杀手
南京消防救援人员表示,浓烟是火场“第一杀手”。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在火灾造成的死亡事件中,直接被火烧死的只占少数,有70%以上是因为吸入浓烟中毒而死,或先中毒昏迷而后被烧死。
该救援人员告诉记者,“在火灾现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的确可以有效抵御热烟热气,过滤烟雾浓度,降低身体灼烧感,但并不能抵御有毒气体”。
研究结果表明,烟的蔓延速度是火的5倍,其能量则超过火的5~6倍。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想要逃离火灾现场,仅仅是依靠湿毛巾捂住口鼻“穿越浓烟”,显然是不明智的逃生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当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1.28%时,人在3分钟内即可窒息死亡;而当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3%时,人只需要吸入几口即可毙命!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10%时,也会很快致人死亡。
那么,如果遭遇火灾
到底该如何正确逃生?
对此,消防部门表示:
火灾逃生应视情况而定
发现火灾后第一反应
不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而是逃生!
正确逃生方法:
“见火就逃,遇浓烟则避”
大部分人在遇到火灾时,身处的位置是相对安全,且还没有浓烟的地方,这时应该尽早逃离现场,如果已经来不及逃离火场,你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关上门”。
事实上,湿毛巾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在过去,建筑物、家具多为木造,如遇突发火情,只会将建物全部烧毁,烟热容易排出,自然不易产生浓烟,所以当时用湿毛巾逃生是合理可行的。
然而,现在的建筑材料多为钢筋、水泥,发生火灾后烟、热不易散去,在起火现场的浓烟里,一定是充满大量有毒气体及高温炙热的环境,所以用湿毛巾逃生反而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另外,现代建筑多为防火建材,因此及时发现火灾,确定自己能安全逃走,否则关门避难才是最好的求生方式。
如果在逃生的过程中,当打开门发现门外面,或是楼梯下充满浓烟,那第一反应就应该是马上关门,不要让自己从相对安全的地方,移动到危险的高温中。
身处火场要想活命,切记:“看到火就逃,看到浓烟就避”。
这是一个重要的火场逃生提醒!
请赶快转发给身边的人周知!
来源
现代快报+/ZAKER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