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星期二),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海外疫情扰动有限中国经济无惧风浪
国家统计局3月16日发布前两个月主要经济数据。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同日表示,近期部分国家疫情扩散,但其总体影响有限,不会从根本上阻止中国经济走稳。中国经济增速在一季度“下蹲”后,有望“再起跳”。预计逆周期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强,使经济增长保持在相对合理区间。
回购增持齐上阵内在稳定机制提振A股信心
回购和增持往往被看作是上市公司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种方式。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积极行动,通过回购及股东增持传递发展信心,市场内在稳定机制充分发挥作用。2月3日以来,共有42家公司披露回购方案,计划回购金额77亿元至.17亿元。2月3日至3月13日,共40家公司公告第一大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计划,预计增持金额13.17亿元至59.75亿元。
国家统计局:下半年经济会走得更稳健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2月份国民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3月份经济比1-2月份应该会有明显起色,二季度经济应该比一季度有明显回升,下半年经济会走得更加稳健。下一步,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还会加大,适当提高赤字率有空间。
“以我为主”不跟风中国货币调控空间足
16日,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如期而至,但利率调降的市场预期并未同步兑现。在多国央行紧急降息、美联储“三箭齐发”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不为所动,凸显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分析人士指出,MLF操作利率未调不妨碍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继续下降。我国货币政策保持定力,既是对正常货币政策的坚守,也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预留了更大空间。
上海证券报
沪市公司回购增持势头不减用真金白银筑起信心“长城”
上证报记者注意到,回购方面,大盘蓝筹、中小市值公司、国企民企齐上阵,成为“主力军”;医药生物、化工、房地产、汽车、电气设备等五大行业的公司回购热情最高。增持方面,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争相出手,年2月3日开市以来,已有家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和董监高累计增持.73亿元。
3月宏观指标将有明显起色二季度经济有望加快复苏
受疫情影响,今年前两个月宏观经济数据纷纷下滑,但疫情的影响是短期并可控的。在昨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明确表示,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会有明显起色。现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势头不错,二季度或下半年总体经济可能会加快复苏进程。
复工专属贷款纷纷上线银行创新业务及时给企业“加油”
晋江康盛纸业贸易有限公司是福建一家从事纸制品批发的企业,受疫情影响,该公司的人工成本、原材料都上涨了,应收账款也未及时回收,企业想复工却面临资金周转不开的困难。福建晋江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向其推出“战疫·复工贷”产品,及时为该企业发放支小再贷款专项贷款万元,贷款年利率仅4.55%。
特殊时刻展现特殊价值金融科技助力券业战“疫”
疫情之下,借助金融科技手段,证券业采取了诸多举措积极应对。有券商通过线上直播提供投顾、投教服务,有券商通过视频访谈等远程尽调方式开展股票质押业务,还有的券商提供7乘24小时多渠道在线业务咨询。在特殊时刻,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风控等技术展现出了它们的特殊价值。
证券时报
美联储再度降息央行暂按兵不动
继美联储意外宣布降息个基点并启动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后,3月16日央行开展1年期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水平维持3.15%不变。MLF利率水平保持不变,显示出中国货币政策无意跟随美联储步伐同频调整。
各国央行联手战“疫”全球市场剧烈震荡
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蔓延搅动全球金融市场,为应对内外部经济下行风险,美联储及各国央行联手战“疫”。不过,突然降息等措施却让市场措手不及,全球各个市场再次剧烈震荡。
美国零利率政策具有应急性质
昨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基准利率降低个基点至0~0.25%,同时推出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而3月3日美联储已经降息了50个基点,两次紧急降息幅度相当于6次常规降息,力度之大堪比金融危机时期。
海外疫情恶化冲击A股公募短期谨慎长期看好
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降至0~0.25%水平,同时推出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全球股市跌声一片,A股高开低走,沪指失守点。对此,多家基金公司表示,中国市场短期承压,海外股市对A股的边际影响将逐渐淡化;基本面、政策面、估值等仍支持中长期积极向好。
证券日报
“政策+需求+资本”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一方面考验中国公共卫生安全反应速度,另一方面也检验了公共医疗设备的承压能力。疫情后补足医疗行业短板,成为政策引导的重要方向。
零售行业“蜕变”进行时在线化进度按下快进键
随着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在逐步恢复中。在此背景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等实体零售行业,也迎来了到店客流量的逐步回升。
中国口罩中药材等抗“疫”物资驰援海外
在海外疫情告急的背景下,抗“疫”物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国内疫情控制向好,多家抗“疫”物资生产企业准备将产品出口海外。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包括三鑫医疗、乐普医疗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产品获得了欧盟出口资质。
5家基金公司年报率先出炉合计净利超5亿元
进入3月份下半程,上市公司年年报的披露速度加快,不少上市公司旗下基金公司的获利能力也将逐步揭晓。《证券日报》记者据数据统计,截至3月16日发稿前,共有5家基金公司的去年净利润、营业收入等财务数据正式露面。
人民日报
分区按时抓好春耕春管
3月12日,天刚蒙蒙亮,广西博白县龙潭镇东岸村的农户谢家庆便挑着秧苗来到田间。只见他左手拿起秧托,右手飞快地从秧托中拔出秧苗,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秧苗根部,弯下腰利索地将一株株秧苗插入田里。随着他的脚步不断后退,一株株秧苗有序地插入水田,形成了一条条笔直的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全球市场震荡下的A股资金路径:北上资金6天流出超亿QDII基金遭抢筹
全球市场的动荡调整,不仅带来QDII基金的全线下调,也影响了QFII在国内A股市场的布局。3月16日,北向资金净流出98.07亿。而就在过去的一周,北向资金还创出了历史最高的单周净流出纪录,.95亿元。
全球股市暴跌、黄金失守1美元关口、美元指数走弱钱都去哪了?
“市场疯了”,全球陷入暴跌循环,贵金属避险功能全部丧失,今日晚间黄金现货价格突然跳水,从早上的.79美元/盎司,直线击穿1美元/盎司的支撑,目前已经跌至.75美元/盎司,一日跌幅超过美元/盎司。
经济参考报
开年经济短期承压强大发展韧性仍足
1至2月宏观经济数据16日出炉,这是今年首次发布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体看,1至2月国民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虽然工业、消费、投资、外需等数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但经济结构仍显现不少亮点,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也并未改变。
24家银行发业绩快报:去年净利润总额两位数增长
截至3月16日,36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24家公布了业绩快报,净利润总计达.5亿元,相比去年的.2亿元同比增长10.9%。整体来看,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改善,盈利能力稳健增长,其中19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占比达八成。
第一财经日报
海外流动性短缺波及A股多日调整后估值优势凸显
截至3月16日收盘,A股出现大幅下跌,上证指数收盘跌3.4%报.25点;深证成指跌5.34%报.28点;创业板指跌5.9%报.77点;两市成交额超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连续调整下,一些板块已经处在估值的底部位置。从估值的角度看,银行的安全边际较高,并且板块股息率在4%~5%,部分个股股息率已经超过5%,板块防御性凸显。
特殊情况下应该怎么卖货?疫情或加速零售业未来发展
春暖花开,随着快递的逐步恢复以及商家的正常复工,宅家多日的购物欲似乎也被激发了出来。笔者的不少朋友就说,她们今年整个二月的消费甚于往年同期,只因在家没事可干,所以整日端着一个手机看朋友圈和直播买买买。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