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
胡静:耕耘三尺柜台的“户籍通”“记得多喝水,吃点润喉糖,再忙也得注意身体!”8月27日早晨,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九里派出所户籍民警胡静的丈夫再三叮嘱她。磨钝的铅笔、和煦的态度、如花的笑靥,是胡静留给群众的“招牌印象”。
“她沉得下心,把辖区群众当作自家亲人……”提起胡静,九里派出所所长宋庆辉感叹。深耕户籍“方寸”窗口16个春秋,胡静从一名业务“门外汉”嬗变成“户籍通”,用自己的踏实行动谱写为民点滴。九里派出所的户籍业务量全分局最大,她却连续三年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好评。担任户籍民警以来,胡静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潘长海回来了吗”
“我迁户口材料丢了,补不了身份证,没法领工资了。”戴先生在九里所户籍窗口外泫然欲泣。“群众越着急,户籍民警越要静下心,沉住气。”胡静说道。她没有因为此事不属于窗口单位主管而放弃,而是沉下心来,一点一滴从“细”抓起。白天业务量大,她就下班后在户籍室挑灯夜战。“尊敬的柳州公安局李科长,我是徐州市公安局户籍民警胡静,我们这里有一位群众......”娟秀的字体道不尽她的为民点滴,这份重视使得柳州公安分局户*科主动电话联系胡静,告知其所需材料。电话中两种方言“交织”在一起,她开心地笑了。
胡静七次走到原籍村落,挨家挨户敲门询问材料。盛夏高温难耐,加上村民们忙于收割作物,给走访调查带来很大难度。胡静想,一趟没见到知情人,那就多跑几趟,一次没了解全面,就再跑一次。7月8日下午,长期暴晒让本就体弱的胡静在走访时晕倒,医院休息,但她尚未清醒,潜意识里依然是户籍的事,在急诊室里的胡静脸上满是汗珠,有气无力地重复说:潘长海(戴某原籍村民)回来了吗?
一个多月的焚膏继晷,一封汇聚了汗水的证明材料寄到了广西柳州。8月3日,柳州户*部门为戴某恢复了户口,戴老先生拿着失散了十三年的户口本感激不已。
“等办完老徐的身份证”
“我需要身份证,才能办医保。”徐某颤颤巍巍的声音从户籍窗口传来。九里派出所辖区内天齐村村民徐某约68岁,系外来人员,出生至今一直未办理身份证。年7月其丈夫病故,她又突然身患重病,使原本生活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胡静听闻,第一时间赶赴天齐村,找寻徐某同住亲人。“这都过去多久了,我哪里记得?”村里人反问。遇到阻力的胡静沉下心来,喊上村干部一同调查,一晚走访36户人家,询问当地6名知情人,最终成功找到线索。根据线索草拟寻亲公告时,徐某提出其家庭困难,但寻亲公告登报需要资金。胡静听了,二话没说,默默垫资帮其在现代快报上登载。
“老胡,你家小孩今年高考,你还不回家?”户籍室里教导员曹海森问胡静。“等我办完老徐的身份证。”胡静笃定回答道。家中有小孩正值高考,胡静却在“三尺柜台”窗口每晚点灯熬油。“为这个事连续加班一个多月了,对待群众比对待我们还上心。”胡静的丈夫“埋怨”道。
历时三个月,累计余公里的车程见证了胡静的为民点滴,桌子上的材料也由“一张”变成“一叠”,最终成为厚厚的”一摞“。“连轴转”的工作卓有成效,胡静申请分局启动疑难户口会商机制,专门研究徐某长期无户口情况。近日,徐某顺利拿到户口本和身份证,结束了多年的无户口状态。“胡警官对老百姓没得说,俺打心眼里佩服她!徐某竖起大拇指说。
“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户籍窗口遇到不理解自己的群众怎么办?胡静说:“帮群众办实事,不要计较得失。”
“你们材料给我弄丢了。”年2月的一天,辖区内某工地职员王女士来户籍室迁移集体户口,半个月后,其又到派出所责问胡静,声称自己的材料被户籍弄丢了,要求赔偿。帮群众”落户“还被要求”赔偿“,任谁都会有怨气。胡静却不急不躁,”春风化雨“对王女士承诺:”“请您放心,我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白天胡静微笑面对来访群众,在方寸窗口为民办事。午休和晚上时间,她在单位反复查看户籍室当日监控。“看,就是这个袋子。”胡静看到该女子办完业务后拿着文件袋离开了户籍室。
“帮她找到底!”胡静目光坚定。她下班后“出外勤”调取沿街监控,联系社区民警发动群众力量寻找,“某公司透明文件袋丢失,请各位帮忙寻找,有线索联系请联系户籍民警胡静,......”为民点滴浓缩于字里行间。两天后,胡静在某老小区传达室找到了文件袋。
胡静,人如其名,温和恬静,像春风一样温暖了王女士的心。“之前我态度不好还责怪您,感谢您帮我找到了文件……”王女士满脸愧疚地说。
作者:赵家新应学良戴逸轩